提到北海道美食,大部分的人應該會想到拉麵吧。板橋居酒屋然而北海道地大物博,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拉麵。在這裡就介紹一下這些拉麵之間的差異。首先介紹的是札幌拉麵。對非北海道人而言,最有印象的應該是「札幌味噌拉麵」。這款拉麵來自一開始在路邊擺攤,後來在札幌市內開店的「味之三平」。據說前任老闆為了滿足單身外派客人「想在豬肉味噌湯裡加麵」的要求,而實驗性地著手開發這款拉麵。在這款味噌拉麵被介紹至全國各地後,「札幌=味噌」的印象才就此深植人心。
不過札幌拉麵的真正始祖被認為應該是北海道大學前面的中國餐廳「竹家食堂」的醬油拉麵。現今由曾在札幌名店「菫」與「純連」鍛練手藝的人們,藉著開設「純連系」拉麵而形成一股強大勢力。他們採用的是中粗且帶有筋性的淡黃色捲麵,湯頭則以雞肋骨&豬骨為基底、味道醇厚的味噌味(也有醬油口味或鹽味)為主流。離開札幌來到旭川,便是醬油拉麵為大宗。用豬骨、雞肋骨當基底,加入海鮮高湯的濃郁雙重湯頭是其最大特徵,而除了經典的醬油口味,也有味噌或鹽味,根據店家不同在口味上也會略有差異。另一個特徵就是為了不讓湯頭冷掉,湯面通常會覆有一層豬油(脂肪)。這可是在極寒之地的旭川才有的生活密技。
日本的居酒屋文化是起源於江戶時代,在當時酒是論斤論兩地出售的,酒舖經營者都是為使客人在買酒後,在鋪內飲酒而提供一些簡單的菜餚。據說這就是居酒屋的雛形。在日本居酒屋主要指以"提供日式料理為主的日本風味酒館",但也有些以提供受西洋影響的料理、葡萄酒或雞尾酒為主的板橋居酒屋歐式居酒屋。像這種或突出風格或以地方特色及店內招牌料理招攬客人的居酒屋也蠻多的唷,他們以其別具一格的格調將自已與其他店區別開來。當然有居酒屋的特色是專注於為客人提供日本酒、燒酎、葡萄酒等豐富酒類。以往的居酒屋給人的感覺就是男性工作結束回家途中可以順便去放鬆一下的處所,現在裝修精緻的居酒屋多了起來,女性客人也可輕鬆地光顧。提供物美價廉的酒類與菜餚是居酒屋的魅力之一。雖然各家店或您所點菜餚不同花費也不盡相同,但花上2,000~3,000日元的預算就能享受一番的居酒屋還是很多。在日本,全國範圍內擁有眾多連鎖店的大型居酒屋,也有私人經營的小型居酒屋,其規模天差地遠。連鎖居酒屋的優點在於其菜單上附有通俗易懂的圖片,無須看名字通過想像就可以輕鬆點餐。若是大型連鎖店甚至可以舉行規模較大的聚會。有些小型居酒屋菜單上只要寫著料理名稱,你就會猜這家店到底賣些什麼吧,而與店員溝通的過程也是其中的樂趣所在。聊熟了說不定對方還可能您拿來一些菜單上沒有的料理或特製美酒唷!
從札幌南下至函館,則以清爽的鹽味拉麵為主流。只要說到拉麵,以剔透的鹽味湯頭搭配較柔軟的細麵,才是函館人心目中的經典。札幌的味噌口味、旭川的醬油口味以及函館的鹽味就是所謂的北海道三大拉麵。然而最近躋身第四大拉麵並受到關注的便是釧路拉麵,是以柴魚高湯為湯底的醬油口味拉麵。此外,室蘭的居酒屋咖哩拉麵也以平價美食之姿開始普及。另一項希望大家認識的札幌名產拉麵就是拉麵沙拉(拉沙拉)。由位於札幌格蘭飯店的「北海道Dining Big Jug」做為夏季招牌料理而研發,比喻起來就像是中華涼麵的親戚,但硬要說的話還是比較偏沙拉類。許多居酒屋也都把它當成沙拉的菜色之一。
在各具特徵的拉麵百家爭鳴的北海道,實際上也有混合札幌風與旭川風的拉麵存在。說得更極端點,北海道人並不拘泥於在地拉麵,像是來自九州的知名拉麵店也有可能大排長龍。或許是美食大國的游刃有餘,抑或源自移民的歷史背景,又或者只是喜新厭舊。就算是外來的料理又何妨,只要好吃就好!這才是真正的北海道風範。
留言列表